page contents
首页 >> 头条 >>文化 >> 百名网络大V解码西峡口抗战史诗 南阳创新“新媒体+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详细内容

百名网络大V解码西峡口抗战史诗 南阳创新“新媒体+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时间:2025-03-17     【转载】

1650029336968550.bmp

2025-03-17 21:51:13



百名网络大V解码西峡口抗战史诗

南阳创新“新媒体+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微视河南南阳融媒中心 王春玲 曹会林

2025年3月14日,时值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马鞍桥战役纪念馆迎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对话。由南阳市委统战部指导、市新联会网络、微视河南南阳融媒中心及网络达人分会联合12家单位发起的《枪起卢沟桥·日落西峡口》百集短视频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以数字化手段重构西峡口战役历史记忆,创新“新媒体+红色教育”统战实践模式,旨在让红色精神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伏牛山下聚群英:科技赋能历史重现

启动仪式上,抗战老兵后代、网络大V与文史专家组成跨界创作团队,共同揭开历史新篇章。市新联会网络人士分会会长刘海龙在致辞中强调:“西峡口战役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不可磨灭的篇章,更是南阳人民保家卫国的缩影。”活动现场,首场直播吸引超50万人次观看,石龙堰黄酒业以“英雄酒”封坛仪式致敬历史,酒液将作为项目点击量破亿的庆功酒珍藏。

项目团队运用4K超清摄制、三维扫描及AI修复技术,完成37件战役文物数字化建模,复原1945年战场全景沙盘,并通过“子弹时间”特效重现关键战斗场景。总导演石磊表示:“技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历史脉搏,让沉默的文物‘开口说话’。”




红绿交融:文旅IP激活红色资源

1.红色脉络:以老兵口述、文物解密等12个主题板块系统梳理西峡口战役始末,结合马鞍桥战役遗址、奎文关战役纪念馆等实地场景,还原“中国抗战最后一役”的壮烈历程。

2.绿色篇章:串联南水北调生态廊道与伏牛山自然景观,推出“寻访英雄路·畅饮丹江水”主题旅游线路,将红色教育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


微信图片_20250317210046.jpg


50余名网络人士组成“红色主播团”,涵盖战地Vlog、文物侦探、航拍中原等多元领域,形成“短视频+直播+话题挑战”全媒体传播链,预计全网曝光量超3亿次。市新联会网络分会运营总监表示:“既要展现南阳的碧水青山,更要传递这片土地的赤胆忠魂。”


微信图片_20250317214601.jpg


长效赋能:红色基因破圈传播

南阳新联会同步启动“红色薪火计划”,通过设立创作基金、建立红色素材数据库、开展“讲党史”培训工程,构建长效传播机制。未来还将推出VR沉浸剧场《西峡口1945》、数字藏品《英雄勋章》及红色剧本杀《最后的电报》,以年轻化表达实现文化“破圈”。

刘海龙指出:“纪念历史是为以史为鉴,激励后人珍惜和平。”据悉,项目首集《黎明前的冲锋号》将于4月5日全网上线,观众可通过#解码西峡口#参与互动,共同守护红色记忆。


微信图片_20250317214610.jpg


这场由新阶层人士主导的文化创新实验,不仅让历史在数字洪流中“活”起来,更通过“红绿交融”的文旅IP,将西峡口战役的精神内核与伏牛山的生态资源转化为新时代的统一战线答卷。正如马鞍桥战役纪念馆中镌刻的誓言:“硝烟散尽,精神永存。”


微信图片_20250317214605.jpg


西峡口战役作为中国抗战最后一战,自1945年3月持续至8月日本投降,历时150余天,以大规模陆空协同作战闻名。战役主战场位于伏牛山麓,至今仍留存马头砦抗战展览馆、芦沟蜂洞桥遗址等历史地标,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微视河南南阳融媒中心主办

国作登字-2021-A-01243488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429号

豫ICP备20024023号-1

法律顾问:北京达略(南阳)律师事务所郑春君

办公电话:0377-61588688

联系电话:19203687688

地址:南阳市卧龙区人民路与光武路口淯龙苑2号楼1单元1903室

bda9bd79ccd7709a7fb11cea1d59ce1.jpg

  • 电话直呼

seo seo